![]() |
|
都说 “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”,有一对夫妻十年以来,每天坚持相伴运动锻炼10公里,但爱运动的他们却双双要换膝盖?这是怎么回事?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暴走。
64岁的路女士在10年前患上了糖尿病,爱妻情深的丈夫一直陪着妻子一起锻炼“减糖”,每天坚持走路锻炼10公里。
随着年龄增长,夫妻两人关节逐渐出现疼痛、肿胀的情况,且反复发作,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。
经检查,夫妻俩的膝关节均严重变形。
膝关节损伤八九成与运动过度有关
临床上除了因年龄增大而发生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患者以外,80%-90%都是运动过度造成的膝骨关节的损伤。
运动不正确,会导让膝盖提前“退休”!
我们的膝关节表面都有一层软骨,能够润滑、吸收冲击、减缓摩擦和保护关节。
然而,软骨也是会被磨损的。随着年龄增长、过度使用或者外来损伤,软骨表面不再光滑,就会产生令人不适的摩擦感,加上滑膜上神经丰富,疼痛和炎症随之而来。
走路有益健康,但要会走!
那么,是不是就不能运动了呢?当然不是!而是要选一些不那么伤膝盖的运动方式,尤其是老人!
1. 走路步数:6000步
人常说“万步走”,不过中国膳食营养指南建议是日行6000步。
6000步比较安全,万步只是利于记忆。
能走多少,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。不必过于刻板,要循序渐进。兼顾有氧运动的安全与效果。
出现身体不舒服或者感觉疲劳,建议停止运动。
2. 走路时间:至少30分钟
步行的速度可分为
慢走(70~90步/分钟)
中速走(90~120步/分钟)
快走(120~140步/分钟)
极速走(140步以上/分钟)
有一定运动能力的老人可采取中速或快走,每次30~40分钟,可进一步强化心肺功能。走路以微微出汗为宜。
3. 走路地点:公园或塑胶场地
走路最好还是在公园、体育场等远离马路,清静又干净的地方。最好是塑胶场地,而避免在水泥地、柏油路等硬地面上走,也避免上下坡行走或上下台阶。
因为这些路段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大,膝盖部位容易受伤。
4. 走路姿势:抬头挺胸
最理想的走路姿势,头部应该是垂直的,不要盯着脚下看,一定不要含胸,而是将胸部挺起来,同时收紧小腹和臀部,最好让手臂轻微弯曲,随着步伐自然摆动,体现出韵律感。走路时可有意地调整呼吸,建议走三步吸气一次,再走三步呼气一次。
5. 走路准备:一定要注意拉伸
健走前最好做做拉伸或者原地小跑5—10分钟,增加关节的灵活度。健走后也要做做放松和拉伸活动。
6. 走路装备:鞋底要微软有弹性
走路一定要选双舒服的鞋,因为健走时脚底所受到的冲击是全身体重的1.2—1.5倍。
一双合脚的软底跑鞋,可缓冲走路时脚底的压力,保护脚踝关节免受伤害。“掰”一下鞋底应该较自如的弯曲,穿上走几步,鞋底有轻微的弹力但不至于太软。
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| 分享到: |
|
||||||||||
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![]() |
24小时新闻排行榜 | 更多>> |
1 | 东部战区真出大事了 |
2 | 土木工程师发文,中铁十局的事越闹越大 |
3 | FBI突袭搜索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恐引发新一波 |
4 |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|
5 | 网传新冠疫苗之父杨晓明被判死刑 官媒沉默 |
48小时新闻排行榜 | 更多>> |
一周博客排行 | 更多>> |
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| 更多>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