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|
一种抗药性极强、有致命威胁的“超级真菌”——耳念珠菌,正在全球悄然扩散。截止二月末,美国医疗机构已通报近600起耳念珠菌感染病例,其中,近半患者在感染的90天内死亡。美国疾病防控中心(CDC)将其列为“紧急威胁”。
美国感染科专家拉法艾拉·卡莱希曼博士(Dr. Raffaella Kalishman)表示,耳念珠菌会感染物体表面,并且可以存活数周,也可以通过人体携带传播。更严重的是,这种真菌对多种药物都有抗药性,一些感染案例几乎没有药物可以治疗,“我们很少看到抗药性这么强的真菌。”
人类首次发现耳念珠菌,是在2009年,从一位日本病人的外耳道分离出来。如今,耳念珠菌感染已经迅速传播至美国、中国、韩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法国、德国等30多个国家。据美国CDC统计,美国已有587个确认感染病例;中国大陆目前有18个通报病例;台湾曾有一个轻度感染病例。
CDC将耳念珠菌视为“严重的全球健康威胁”,因其传播快、发病重、抗药性强、难诊断、且在医疗和护理机构之内传播。其感染致死率高达30%~60%。
不过,如果你是身体健康的普通人,则不需太担忧。
哪些人要当心耳念珠菌感染?
卡莱希曼博士指出,耳念珠菌主要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人,特别是患有多种疾病,或是患有癌症、败血症等重病的患者。
而身体健康的普通人,虽然可能被感染,但不易发病。“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健康的人,因感染这种真菌而患病。”
并且,耳念珠菌主要在医院、护理院等医疗机构内传播,在社区、学校等公共场合都不必担心传染。
耳念珠菌感染的主要风险人群包括:
● 近期做过手术的人
● 患有糖尿病、癌症或多种疾病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
● 长期使用广效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者
● 近期在护理机构入住,并且身上曾插管(如呼吸管、鼻胃管)的人
感染耳念珠菌有哪些症状?
耳念珠菌通常会从血液进入人体,患者可能出现高烧、血压极低等症状,甚至出现器官功能障碍。
但是,耳念珠菌的感染症状往往难以引起注意,因为患者通常已经患有其它疾病。
耳念珠菌感染能治疗吗?
耳念珠菌并非全然无药可医。CDC表明,多数感染可以使用抗真菌药物echinocandins治疗。然而,一些耳念珠菌对现有的三类药物均有抗药性,可能需要加大剂量、用多类药物来治。
三方法,预防耳念珠菌感染
1. 正确洗手
洗手是预防耳念珠菌感染和传播的重要方式。卡莱希曼博士表示,用普通的洗手液洗手,就可以清除皮肤上的耳念珠菌。
普通人平时就应该养成洗手的习惯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在探望病人前、后,都需要仔细洗手,避免把菌传染给病人,或是携带到其它地方。
用正确的方法洗手,才能有效除菌:
先用流动的清水浸湿双手,然后挤上洗手液,充分揉搓手心、手背、手腕、手指缝和指甲下方,至少搓洗20秒。再用清水冲洗干净,拿干净的毛巾擦干。
2. 提升自身免疫力,控制慢性病
增强免疫力,就可以降低耳念珠菌等微生物感染风险。平时养成良好的作息、生活习惯,均衡饮食,规律运动,将身体免疫力维持在最佳状态。患有糖尿病、癌症等慢性病的人,应注意控制疾病,积极治疗。
3. 不要滥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
耳念珠菌这类“超级真菌”难治的主要原因,就是其高度抗药性。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抗药性?因为微生物有相当强的环境适应力,使用抗生素、抗真菌药物越多,就越容易导致抗药菌的产生。
不仅如此,服用这些药物,还会杀掉体内的天然好菌,从而使人更容易感染危险菌类。
“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。”卡莱希曼博士说。
因此,专家普遍建议:不要主动要求医生开立抗生素;如果医生没有开处方,不要滥用抗生素;在使用抗生素时,要注意正确的服用时间和服用剂量。
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| 分享到: |
|
||||||||||
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![]() |
24小时新闻排行榜 | 更多>> |
1 | 土木工程师发文,中铁十局的事越闹越大 |
2 | 东部战区真出大事了 |
3 |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|
4 | FBI突袭搜索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恐引发新一波 |
5 | 网传新冠疫苗之父杨晓明被判死刑 官媒沉默 |
48小时新闻排行榜 | 更多>> |
一周博客排行 | 更多>> |
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| 更多>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