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|
智慧的古人认识和应对瘟疫
殷商时期,我们已能看到早期对疫病的记载和所采取回避等措施。在殷墟还发掘出了完善的下水道,说明城市已有公共卫生设施,有利于减少疫病产生。
秦汉以后,中医药学趋于成熟,《黄帝内经》中有完整的疫病防治思想,提出人们应该在发病之前加强预防,或者在发病早期及早治疗,治疗后防止复发。
其他中医经典如《伤寒杂病论》《神农本草经》则提供了防治疾病的辨证处方与药物知识。
不断进步的防治思想和手段
隋代人认识到传染病是感“乖戾之气”得病,有其特殊病因。
明代吴又可敏锐地指出“气即是物,物即是气”,病因可能是某种不可见的物质,这是非常接近于微生物病原学的假说。
预防方面,华佗提出用屠苏酒,葛洪提出用老君神明散,后来又有人提出常服藿香正气散,唐宋时期广泛应用香药来预防疾病,明代流行焚烧苍术来净化空气。
明朝中期,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在民间出现,后来一些外国使臣也来学习,并把这一技术带回欧洲,英国医学家贞纳在此基础上发明牛痘接种术,为最终全球消灭烈性传染病天花奠定了基础。
早在晋朝已经形成了制度化的防疫措施,政府规定朝臣家有病人,感染三人以上者,虽然自己没病,但百日不得入宫。
宋代注意对染疫死者的尸体尽快处理和火化。
清代宫廷中设“避痘所”隔离感染天花者,规定在隔离九日后亲人才可探视。
疫情中的仁心大医
防疫与治疫,都离不开医生。中国古代,有一批批的大医,在大疫中挺身而出,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治疗经验。
两宋时期,发生了多次疫病流行,政府经常派医官到地方发放药物救济。宋代李唐的《村医图》生动描绘了医生救治病人的情况。(资料照片)
东汉末年,瘟疫肆虐。名医张仲景宗族原本有200多人,10年间死亡了2/3,他在哀伤之余写就《伤寒杂病论》,成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典范之作。他强调医生要有“上以济君亲之疾,下以救贫贱之厄”的担当精神,在研究医学中贯彻“勤求古训,博采众方”的严谨态度,被后世尊称为“医圣”。
唐代名医孙思邈,收治被社会歧视的慢性传染病麻风患者600多人,要求医生在救治病人时“不得瞻前顾后,自虑吉凶,护惜身命”,树立了中医的医德规范,其医德医术深为后世敬仰,有“药王”之称。
1232年,汴梁暴发大疫,死者九十余万人。当时名医李杲创制了“普济消毒饮”全活甚众,人们将药方刻在石碑上以流传。他的学生罗天益也成为善于救疫的名医,在元代军队中救治了许多染疫的官兵。
许多现在仍然在应用的中医救疫名方,都是名医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。如吴又可的达原饮、叶天士与吴鞠通的银翘散、余师愚的清瘟败毒饮、杨栗山的升降散和王清任创制的解毒活血汤等。
面对各种瘟疫,中国古代一批批仁心名医毫不退缩,不避艰险,反复在实践中研究治法,得出非常有价值的经验,挽救了无数生命,为古代社会防疫抗疫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详见:《中国历史上的防疫斗争》
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| 分享到: |
|
||||||||||
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![]() |
48小时新闻排行榜 | 更多>> |
1 | 传国母不伦恋震动中南海 |
2 | 惊传:外交部官员携密件叛逃俄罗斯 倒逼王 |
3 | 北京突传重磅消息 |
4 | 中南海或有重大人事变动 |
5 | 马斯克,突爆大消息! |
6 | 体制内良心人士惊爆:中共外交部出大事了 |
7 | 不要看走眼,他才是结束习的“狠角色” |
8 | 刚刚,见证历史!近10万人爆仓 |
9 | 上海深圳爆倒闭潮 失业大军现街头 |
10 | 中美要打仗?美方私下动作惊人 |
一周博客排行 | 更多>> |
1 | 汪洋接总书记 张又侠不答应 | 胡亥 |
2 | 包子学歇业公告 | 阿妞不牛 |
3 | 当年举报毕福剑的张清遭天谴 | 体育老师 |
4 | 张大帅治国与党指挥枪 | 文庙 |
5 | 709 与 404 | 谢盛友文集 |
6 | 说一下阎润涛 | 席琳 |
7 | 2024回国:华东行-黄山杭州 | 马黑 |
8 | 不低头的硬汉! 怀念北京大学 | 甲申秋立 |
9 | Wow,今天MRNA疫苗股一枝独秀 | 体育老师 |
10 | 榨干了最后一块铜板,够狠够缺 | 席琳 |
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| 更多>> |
1 | MAGA主旋律.对等关税很正常.美 | 木秀于林 |
2 | 同志—称谓残简 | 阿妞不牛 |
3 | 两岸统一将会是一场腥风血雨的 | 山货郎 |
4 | 包子学歇业公告 | 阿妞不牛 |
5 | Wow,今天MRNA疫苗股一枝独秀 | 体育老师 |
6 | 俄乌战争:阿川第三张牛皮又吹 | 随意生活 |
7 | 汪洋接总书记 张又侠不答应 | 胡亥 |
8 | 说一下阎润涛 | 席琳 |
9 | 张大帅治国与党指挥枪 | 文庙 |
10 | 俄乌战争:谁不意愿立即结束? | 随意生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