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维读者网 > 健康世界 > 正文  

这四类药,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贫血!

www.creaders.net | 2018-07-05 15:21:45  新浪网 | 0条评论 | 查看/发表评论

  贫血是指血液内的血红蛋白量、红细胞数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,对身体的伤害极大,往往导致患者出现心悸、气促、乏力、头晕等症状,甚至可导致死亡。贫血的原因多且复杂,其中常用的4类药物也会导致贫血,需要特别注意。

  1.解热镇痛药。布洛芬、洛索洛芬、阿司匹林等被称作非甾体抗炎药的药物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,如头痛、关节痛、偏头痛、痛经等,也用于缓解发热症状,此类药物可能引起血象异常,包括白细胞减少、血小板减少、溶血性贫血等。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(寿命缩短),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。很多老年人经常服用的去痛片,成分中含有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,都属于此类药物,长期服用能引发贫血,还易造成肝肾功能损害,不推荐使用。

  2.质子泵抑制剂。这类药用于治疗胃酸相关性疾病,临床应用广泛、疗效较好,代表药物有奥美拉唑。长期服用这类药物会有诸多风险,缺铁性贫血便是其中一项。胃酸有助于铁的吸收,所以任何干扰胃酸的药物都会对铁的吸收有影响。铁盐必须在胃酸的作用下解离成铁离子后才能被吸收,而且游离铁离子的浓度与酸度呈线性关系,在酸性环境中,三价铁更容易还原成可吸收的二价铁。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吸收有赖于胃内的酸性环境,长期应用酸阻滞剂亦能造成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吸收减少,而这两者是红细胞成熟所必需的物质,缺乏叶酸时易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。

  3.短效口服避孕药。此类药物通常为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复合制剂,雌激素能降低谷氨酸羟基肽酶的活性而妨碍叶酸的吸收,它还有酶促进作用,可使肝脏的药酶增加而加速叶酸代谢。及时补充叶酸比维生素B12更有必要,人体内维生素B12的储备较多,叶酸则不然,体内储备仅可供1个月之用,常可因各种原因导致缺乏。

  4.降糖药。磺酰脲类偶可引起溶血性贫血,极个别患者可产生骨髓抑制,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,主要以第一代药物(氯磺丙脲、甲苯磺丁脲)和格列本脲更多见。双胍类药物可以影响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吸收,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。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,偶可引发稀释性贫血,即因血液被稀释而导致血红蛋白浓度降低,一般认为是由于此类药物的体液潴留作用所致。α-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以阿卡波糖为代表,个别患者服用后出现缺铁性贫血,可能与药物降低铁在肠道的吸收有关。

   0


热门专题
1
美伊冲突
6
俄乌战争
11
大S
2
以伊战争
7
万维专栏
12
洛杉矶大火
3
四中全会
8
何卫东
13
叙利亚
4
中美冷战
9
AI
14
苗华被抓
5
川普
10
中共两会
15
美国大选
关于本站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导航 | 隐私保护
Copyright (C) 1998-2025. Creaders.NET. All Rights Reserved.